手机/微信:​ywdvcg
医院电话:029-88810900
您好!欢迎访问陕西华斯达克企业家医院有限公司网站!
   
治企业疑难杂症,救企业经济复苏

新 闻 中 心

News Center

重视债务问题 保留民营企业创新与活力
来源:企业家医院 | 作者:华斯达克 | 发布时间: 2018-10-28 | 201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债务问题已然成了压在每个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,企业没钱,需要借钱,借钱经营后,碰上市场经济下滑,不仅经营状况没有改善,反而欠了一屁股债。让企业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。

      债务问题已然成了压在每个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,企业没钱,需要借钱,借钱经营后,碰上市场经济下滑,不仅经营状况没有改善,反而欠了一屁股债。让企业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。



      9月4日由央行和全国工商联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,除了央行行长易纲和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外,还邀请了各大银行的一把手及29家民营企业代表来探讨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”,可见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重要性。




      会上,有“商业鬼才”之称的李鸿恩对于民营企业的现状做出了如下分析:



      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作用巨大。银行给市场和企业提供流动性是必要的。目前市场流动性全面收紧,其实就是一些金融机构响全面急速“去杠杆”造成的。而民营企业在宏观调控和金融收紧的背景下,会受到影响,需要银行的政策关怀和适当的救助,但绝不是让银行全面出手接管这些陷于危难的企业,银行只能根据企业的重要性进行适度的贷款展期,很难解决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债务负担,毕竟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爆仓、定增兜底、可交债兜底、项目投资的固定收益回购、循环担保、高利拆借等隐性问题,仅靠央行和商业银行是很难化解。尤其那些去杠杆后显露出的隐性债务问题,不是以银行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。这其中有企业家对宏观形势的误判和过度杠杆化经营的因素,也与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当有关。因此,需要各个部门来组合介入,化解这场构成复杂的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。



      股市的持续低迷也是影响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环境的因素之一,质押新规等信贷约束,让民营上市公司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,从而导致大量上市公司大股东快速爆仓,上市公司大股东一旦爆仓,其他隐性的债务也就加速浮出了水面。因此,证监会应该深刻反思和及时纠偏,培育市场信心。如果市场缺乏信心,就算央行放水、商业银行续贷展期,也解决不了大股东爆仓之后的资产蒸发和信用缩水,隐性债务将依然汹涌。



      或许有人认为民营企业的债务问题是上市公司大股东“无股不押”造成的,而去杠杆只是让股权质押风险凸现。其实,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并无不妥,在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,要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拿到相对低成本的资金,必然要求用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作为抵押品,于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就成了融资难融资贵背景下的必然选择,因此不能指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是罪魁祸首。只是有些大股东将质押获得的资金用于他途,将一年期的股权质押融资投向了周期较长的实体项目,从而出现了期限错配。


      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危机还有一层原因,由于股价的持续低迷,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出现了爆仓和接近了平仓线的情况,补仓和按季还息的压力,让部分大股东为了避免信用违约和不牵连上市公司,选择了短期拆借这唯一的工具。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去年的质押融资到期后,又面临质押新规,此前的6折质押突然被收缩到3折,借新还旧的循环质押模式玩不转了,而此前高折扣质押获得的资金已被用作上市公司相关的其他投资,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和资金链收紧的情况下,资金回流自然就会受到影响,因此民间高利贷再次盛行,如此高昂的利息只会让全社会资金链和信用链崩溃。



      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口径同比数据来看,2016年初至2018年供给侧改革影响的11个行业之中,规模以上统计样本中消失的1.1万家企业中,主要是私营企业。另外一组数据更清晰,从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的偏差来看,今年1-7月,国有企业的偏差非常小,累计同比增速30.5%,而累计值同比增速28.5%,相差2个百分点;而私营企业的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数据的偏离巨大,前者为10.3%,后者为-27.9%,增速方向相反,竟然相差38.2个百分点。还有一组数据更为直观,在金融“去杠杆”的影响下,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,从52.2%上升至55.6%,利息支出则同比上升11.8%。很显然,民营企业受这轮宏观调控的影响最大,如果再不及时实施全方位的组合拳疏困,仅靠银行展期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还会将商业银行陷入这轮债务深渊。



      如果对这轮民营企业的债务问题不高度重视,很多民营上市公司可能会被国资国企控股,从而让积极、活跃的民营经济陷入怪圈,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活力会让很多上市公司再次失去活力。表面上国有企业是以“白衣骑士”在金融“去杠杆”中捡了便宜,但如果经营管理机制不改革的话,国有资本控制的越多,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活力会越弱。